纵向广告1
热评文章
纵向广告2
《牛津通识读本:康德(中文版)》读后感3500字
浅析康德《纯粹理性批判》
康德是我最敬佩的西方哲学家之一,梁启超先生称他为“近代第一大哲”。对他的由衷敬佩不仅是由于他所建立的哲学体系和不朽贡献,而是他本人的治学态度和矢志不渝。康德活了80岁,放弃了哈佛大学对他当美学教授的聘请,一辈子没离开他的居住地——哥尼斯堡,每天规律地生活,下午三点出去散步,以至于哥尼斯堡的人们都拿来对表,唯一一次没有下午三点去散步是因为头天晚上通宵达旦、秉烛夜读卢梭的《爱弥儿》,这一切的一切都为了追求他的终生目标——“未来形而上学”。康德最出名的著作是他的三大批判——《纯粹理性批判》、《实践理性批判》和《判断力批判》,构成了他整个哲学体系的核心内容。提起康德,除了“哥白尼式革命”,还有我们熟知的一句名言,“有两种东西,我对它们的思考越是深沉和持久,它们在我心灵中唤起的惊奇和敬畏就会日新月异,不断增长,这就是我头上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定律。”它出自康德的《实践理性批判》最后一章,也刻在了康德的墓碑上。
《纯粹理性批判》是康德哲学的奠基性著作,是另外两大批判的基础性著作,在整个哲学史上的地位举足轻重。康德在《纯粹理性批判》中言:“我所理解的纯粹理性批判,不是对这些书或体系的批判,而是对一般性理解能力的批判,是就这批判可以独立于任何经验而追求的一切知识来说,因而是对一般形而上学的可能性或不可能性进行裁决,对它的根源、范围和界限加以规定。”要理解《纯粹理性批判》,就不得不回到历史。康德时代正值欧洲启蒙运动时期,当时风靡的哲学学说主要有大陆的唯理论派和英国的经验论派。唯理论派以笛卡尔、斯宾诺莎、莱布尼茨和沃尔夫为代表,经验论派以培根、霍布斯、洛克、贝克莱和休谟为代表。唯理论派最早可追溯到古希腊思想家柏拉图的理念论和回忆说,认为知识来源于现实世界彼岸的理念世界,我们凭着先验的观念去把握知识。而经验论派则认为一切知识都是后天的,是外界加于人们的感官造成的。两派可谓各执一端,难分伯仲,在经验论派中最具代表性的是休谟,他持一种怀疑论的经验论,他认为,一切离开我们直觉所获得的印象、知觉的知识都是值得怀疑的,甚至对因果性也持怀疑态度,在休谟那里,我们习以为常的因果性规律被解构了,只有或然性,没有必然性。比如天冷了我们要加衣服,我们自然会认为“天冷了”是“加衣服”的原因,而休谟会问“你是怎么知道的?”对于这看似无稽之谈的问题,我们如何应对这一挑战?进而想下,因果性都被摧毁了,那么科学何以成为可能?人类的规则体系何以可能?面对休谟之问,当时的哲学界呈现出了万马齐喑的局面,无人能够正面回答,无人能够驳倒休谟,唯理论派没有办法,经验论派也束手无措。面对休谟绝问,康德也沉默了十年,悠悠十载几乎没有发表什么文章,我想这就是康德,纯粹的康德。十年后出版的《纯粹理性批判》回答了这一问题,在导言中,康德指出,“一切知识都是从经验开始的,但它并不局限于经验。”从这句话我们可以看出,康德调和了唯理论派和经验论派的哲学观点,抛弃了唯理论派和经验论派所谓的天赋观念说和白板说,建立了自己的哲学观。康德是一个先验唯心主义者,他认为,人在认识初始就具有一定的在认识之前的就已形成的认识形式,也就是说,一切可能的思维者,与生俱来就有一种思维结构,这样的结构是先验的,是客观存在的,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是一种观念的先验结构,先天的认识结构。凭着这个客观结构,我们可以去认识对象,而对象是一种观念,这种观念本身就是我们主观建立起来的,康德称之为“现象界”,即现象世界。与“现象界”相对应的为“物自体”或“自在之物”,康德认为“物自体”不可认识,正因如此,却为信仰留下了空间。认识的过程为我们依靠先天固有的“认识之网”去捕捉经验中所获得的知觉和印象,获得经验材料,然后组成一个知识体系,而因果性为“认识之网”上的一个“扭结”,具有先天的普遍必然性。康德认为在人的知识结构中有先天和后天的成分,先天的成分由人的主体预先提供出来,后天的成分是经验的,两者组合起来就构成了人的知识,缺一不可。这个观点有一个说法叫“人为自然界立法”,而不是自然界为人立法,人有一套先验认识结构为自然界制定“法律”,用主体的一套法律去规范自然界,认识自然界,这就是康德的“哥白尼式的革命”。不是观念符合对象,而是对象符合观念,把问题颠倒过来了,充分肯定了人的认识主体的能动性,为科学知识的可靠性提供了基础和场所。
《纯粹理性批判》结构严谨,层次分明。分为先验要素论和先验方法论。先验要素论又分为先验感性论和先验逻辑。先验逻辑包括先验分析论和先验辨证论。围绕“先天综合判断如何可能”这个问题展开,首先将逻辑判断形式划分为分析判断和综合判断。主词和谓词的连结词作为同一性来思考为分析判断,这一连结不借同一性而被思考的那些判断则为综合判断。一切综合判断的特点是能够增加我们的知识,具有偶然性,为扩展性的判断;而一切分析判断的特点是不能增加我们的知识,具有必然性,为说明性的判断。在对两种判断进行分析和诠释的基础上,康德认为,先天综合判断是以先天原理和感性经验相结合才成为可能。将先天综合判断区分了四个层次,一是数学知识何以可能;二是自然科学知识何以可能;三是以往失败的形而上学和哲学知识何以可能;四是未来的形而上学知识何以可能。先验感性论是研究人的感性能力所获得的知识结构,在接受知识之前,首先必须有一种先验的感性能力和先验的形式框架,而感性的形式框架或先天感性形式就是时间和空间,也称为“先天的直观形式”,任何感觉、知觉、印象都必须在时间和空间之中。两者的区别在于:空间是外感官的直观形式,时间是内感官的直观形式,人们对任何事物的感知都必须以时间和空间观念为前提和基础。这样就回答了数学和几何如何可能的问题,时间是数学之所以可能的前提,空间是几何之所以可能的原因。在先验分析论部分,康德认为亚里士多德所建立的形式逻辑是先天的,而先验逻辑是管对象知识是如何可能的问题。先验逻辑也称为知性,解决第二个层次提出的自然科学知识何以可能的问题,在先天直观形式之上的更高层次即为知性,具有先验的自发的能动性,知性的纯粹概念为范畴。早在古希腊时代,亚里士多德就在《范畴篇》中提出了“十范畴”,康德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十二范畴”,范畴为一种先天的形式,不包含有经验的成分,是一个严密的逻辑体系,是人为自然界立法的根本,世界万物无不被纳入这一套体系里。一切范畴都具有能动性,任何经验知识都离不开范畴。在这里,康德提出了先验自我意识的概念,为认识活动的能动性、能动自发的综合作用、本源的综合作用,自然科学因先验自我意识的统觉综合统一而可能,体现为范畴的能动作用。在先验辨证论部分,康德对先验心理学、先验宇宙论和先验神学进行了批判,回答了以往的形而上学是如何可能的这一问题。康德认为,以往的形而上学之所以可能,是因为理性派哲学家们的谬误推理和逻辑错误,混淆了现象界和物自体,进而得出结论:先天综合判断在以往的形而上学中是不可能的。在先验方法论部分,康德回答了未来形而上学如何可能的问题。要建立未来形而上学就要确立未来形而上学的方法,那就是进行纯粹理性的训练,建立纯粹理性的法规以及纯粹理性的建筑术和纯粹理性的历史,这四个层次逐一导向未来形而上学的建立。
毛泽东曾说,“没有康德、黑格尔和费尔巴哈的德国古典哲学,就不会有马克思主义哲学,不读唯心主义的书、形而上学的书,就不懂得唯物主义和辩证法。这是我的经验。”《纯粹理性批判》探讨了知性的认识能力以及人的认识能力,认识从感性出发,上升到先验逻辑,再从知性概念上升到知性原理,最后上升到理性的各种理念,层层递进,逐渐升华。《纯粹理性批判》是对传统形而上学的批判,从根本上瓦解了传统形而上学赖以生存的基础,从而科学地重建了形而上学,但《纯粹理性批判》本身不是形而上学,只是形而上学的导论和方法论,从这个层面上来看,具有鲜明的理论意义和时代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