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万年历 正文内容

《学习之道》读后感_1900字

万年历 万年历 2022-12-02 08:57:58 1

《学习之道》读后感1900字

本书的英文名字是:A Mind for Numbers,最适合的读者是学习数学及科学的学生。不过,如果你对脑科学感兴趣,或者对科学提升学习能力有执着追求,也不妨读读此书。本书与《如何高效学习》类似,偏向工具书多一些。这种书籍,实践是王道。预计读书时间2-3小时。
芭芭拉会用大脑运作的机制来解释学习上的有效方法或障碍,来自心理学的研究都有详细注释。每章有大量来自教授、学生的现身说法,通过分享“普通人”的故事,来介绍每种方法的应用心得。在每章最后有要点总结,以及学习提升的问题,用来做自我检验和行动计划是很好的参考。
从本书中得到比较特别的几个观点。
1.“专注模式 ”和“发散模式 ”。当大脑进入专注模式,注意力集中,用熟悉的大脑思维方式/概念来解决问题,如同一个聚光灯打在一个点上。大脑进入发散模式,注意力分散,就像大脑在无章法的闲庭信步、说不准会跑到哪里去,如同一个广角光源。科学用脑是要学会在专注和发散之间进行切换,就是让你的注意力有集中也要分散。原因是大脑处于发散模式时,你不用花注意力、以为自己没有在想,大脑后台还在运作(这是关键),然后灵光一闪——答案或者创意就冒了出来。这个机制解释了,花无数时间死读书,效果一点不好,因为没有让大脑自己去巡航,还把大脑累残了。
2.“工作记忆 ”和“长期记忆 ”。工作记忆需要花费大脑的能量,通常只能记住4个组块(chunk)。好比你的电脑只有4条内存,电脑一关机(大脑不使劲),内存条全部清空空。长期记忆是一个巨大的仓库,好处是不用花费大脑能量。放进长期记忆如同放进几百个T的大硬盘,缺点是硬盘太大、放进去东西经常找不到,建立目录就很重要了。了解这个机制之后,学习的关键在于有效搭建小程序——即组块(chunk)。当你把4条信息制作成1个小程序,1条小程序只占1个内存,再把这个小程序放进硬盘,你的内存条又空出来接受新内容了。4条信息变成1个小程序的过程,即建立概念、应用、连接的过程,需要运用专注模式认真理解。小程序放进硬盘的过程,即组块进入长期记忆,最有效的方式是间隔学习。间隔学习有效利用了发散模式 ,特点在于每天都学一点、持续学、换个脑子再学,古人云:学而时习之。
3.努力写好你的小程序——组块。组块,即概念、方法及其连接和各种应用。组块这种小程序,可以经由刻意练习变成大程序,国际象棋大师可以同时下十几盘盲棋,皆因大脑的高级程序多、运算速度快。建立组块的方法:先专注,再理解,多练习,常回想。回想是本书提到的关键练习方法,例如看完书之后,在大脑中回想你读到什么,比你再看一遍要有效的多。一开始肯定想的不全,只要坚持不断回想,大脑就会对搭建组块这件事越来越熟练。看很多书,但是没有自己理解、应用、没有回想咀嚼,如同狗熊掰玉米,只剩下最后2个棒子。关于回想,在孔普的《如何高效阅读》里面有专门的几章讲回忆模式及技巧。
4.“睡觉、运动 ”大法好。睡觉是学习关键的一个部分,这真是一个好消息。据说睡眠时,脑脊液会洗刷脑细胞,帮他们排毒;大脑会清理琐碎的信息碎片,巩固关键信息(这和电脑管家一样啊 );睡眠时,大脑的不同部位还会自由聊天,然后他们就产生了很多新思路新想法。运动的好处和睡眠类似,主要是发散模式在发挥作用。运动有一个独特好处,就是增强记忆力,特别是有氧练习、阻力练习。运动通过增强体力带来意志力提升的好处就不说了。没有时间运动,起码也要保证自己去散散步,光是散个步也是在放松大脑在自动导航呀。这2种大法的前提是需要先采用专注模式种下知识种子,睡眠、运动时的大脑用发散模式让他们生根、发芽、开花。
5.常踩的大坑(反正我是无数次从坑中仰望星空了)。1.拖延。拖延本质是回避痛苦,例如这些题你不会、这些工作你不擅长、这些学习感觉好累,于是刷刷朋友圈、看看视频多愉悦啊。作者将拖延比喻为吃砒霜,每天吃一点还能提升砒霜中毒免疫力,不过死得快、死得早。咋办呢?具体方法看书去吧,本书用了好多章说这个话题,看来这真是全人类的难题。2.好多你以为的认真都是伪命题。看书划线以为自己记得多?偷懒,这是手在动、不是脑在动,脑在动最有效方法还是回想(提取练习)。你以为做很多题是勤奋?no,只有难题才能帮到你,而且还得多种方法做题、换各种方法虐自己,才是真正做题。你以为概念背很熟是聪明?你得学会看到、听到、闻到这些公式、概念,甚至给F=MA编个故事,那些大牛还把化学分子当做朋友、说他们每个人都有个性......这叫拟人。打开你的心灵之眼吧,菠萝菠萝蜜。3.比智力更加重要的是毅力,哇塞,这是一碗鸡汤!关键你能用正确的方法,持之以恒的锻炼,然后别忘记睡觉、运动,给自己奖赏。

文章目录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