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万年历 正文内容

《东周列国志》读后感_1600字

万年历 万年历 2022-12-02 08:58:59 1

《东周列国志》读后感1600字

平时常在网络上看一些历史小说,看了本书之后才发现那些作者应该是参考了本书。

《东周列国志》从西周末年周宣王三十九年(公元前789年)写起,到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统一全国结束,包括春秋、战国五百多年的历史,内容极其丰富复杂。基本上依据史实,只作了少量虚构,正如原书“序”中所说:“《东周列国》一书,稗官之近正者也。”毛泽东曾把《东周列国志》与《左传》进行核对,认为“《东周列国志》基本上是正确的”。它将分散的历史故事、人物传记,按照时间的先后串联起来熔为一炉,成为一部结构完整的历史演义。

小说描写了周幽王凶残无道,周平王东迁,诸侯国争霸,士大夫势力日益壮大,最终形成七雄对峙局面;批判了昏庸愚昧的昏君暴君,揭示了战争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歌颂了赏罚分明的王侯和有胆识的将相勇夫。小说的布局谋篇主次分明,错落有致。每一故事既可独立成篇,又可贯穿一体。人物形象栩栩如生,故事描写引人入胜。但此书中也宣扬了愚忠愚孝等封建伦理观念,有其局限性。

《东周列国志》是一部章回体的长篇历史小说,是除《三国演义》以外流传最广、影响较大的历史演义类小说。《东周列国志》的著作者,最早是明代中期的余劭鱼编写的平话《列国志传》,后来是冯梦龙(明末)在此基础上改编而成的《新列国志》,现在流传的《东周列国志》则是蔡元放(清乾隆年间人)对《新列国志》本子进行再改编而成的。

在同类题材的小说中,《东周列国志》并不属于上乘之作,《三国演义》成为了所有历史小说的一个难以逾越的高峰。但比之《三国演义》,《东周列国志》能够客观、公正、忠于正史,不存在尊谁贬谁的问题,这一点至少不会像《三国演义》那样有误导读者之嫌。

  • 作者简介

冯梦龙(1574-1644)明代戏曲作家和理论家。字犹龙、子犹、耳犹,号龙子犹、墨憨斋主人、顾曲散人、词奴、绿天馆主人等,长洲(今苏州)人。生于明万历二年,卒于明崇祯十七年。早年便才华出众,与兄梦桂、弟梦熊被时人称为“吴下三冯”。但仕途不得志,屡试不第,直至崇祯三年(1630)才为贡生,授丹徒县训导,七年(1634)升任福建寿宁知县。四年任满,归隐乡里。一生注重戏曲、小说、民歌等通俗文学的创作、编集工作,曾编订话本小说集《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通称“三言”,还编有民歌集《挂枝儿》、《山歌》以及《太平广记钞》、《古今谭概》、《智囊》、《情史》等,增补《新平妖传》、《新列国志》。戏曲作有传奇《双雄记》、《万事足》,并改编前人传奇十多种,通称《墨憨斋定本传奇》,另编有《墨憨斋词谱》。诗文有《七乐斋诗稿》、《中兴伟略》等

描写春秋战国时代“列国”故事。关于“列国”故事的平话,最早产生在元代。明代嘉靖、隆庆年间,余邵鱼(字畏斋)撰《列国志传》,以武王伐纣的故事开篇,分节不分回,每节随事立题。明末冯梦龙加以改编,凡余邵鱼疏忽或遗漏的地方,都根据史书作了订正,艺术上也有显著的提高,改名为《新列国志》,共108回。清代乾隆年间,秣陵(今江苏南京)蔡元放(名奡,号七都梦夫、野云主人)又作了一番修改,并加了序、读法、详细的评语和简要的注释,改名为《东周列国志》,23卷,108回。1955年,人民文学出版社根据冯梦龙的《新列国志》对蔡氏的改本作了某些校正,取消了评、注、读法、序和分卷,重新出版,书名仍为《东周列国志》,题为“冯梦龙、蔡元放编”。

《新列国志》较重视史实,内容基本上都本于《左传》、《国语》、《战国策》、《史记》等史籍。其长处在于文字通畅,能够把春秋战国纷繁复杂的历史编排得有条不紊,有些故事因在史籍中就有较丰富的素材和一定的戏剧性,经过作者的加工,显得有声有色,如“郑庄公掘地见母”、“晋重耳周游列国”、“孙武子演阵斩美姬”等。但总的说来,此书作为文学创作的成分较少,过于平铺直叙,很多地方只是史料的联缀。它在历史知识的传播方面有较大的功用,文学性虽不强,但在明代同类小说中,仍属上乘之作。

文章目录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