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向广告1
热评文章
纵向广告2
《你的善良必须有点锋芒》读后感1800字
还没看完这本书,就已向身边的几位朋友推荐了,并不是因为这本书有多出彩的地方,而是它能在现阶段帮助大多数人准确地给自己的善良定位。彭宇案、胡依萱案、杭州保姆纵火案、江歌案、沅江弑师案…真人版农夫与蛇的故事,一次次真实上演,一次次拷问着人性。所以,才会有越来越多的人说「宁愿你不善良」。是啊,我们不得不承认,善良有时候真的会被辜负,好人有时候也未必能得到好报。
我们小时候就听人说「善有善报」,然而现在越来越多人不敢相信善良与正义。在周围很多人都表现出冷漠、贪欲和一味索取的时候,善良如你我的普通人,付出的善意越多,他们的贪欲有可能就越大。
善良是建立在理智状态下的人文关怀,张弛有度地去给予力所能及的帮助和支持,同时也应在自我的意识中保持着该有的导向性。如果对他人的善良是以踩自己的底线为代价,那是否是对自己的伤害?如果对自己都做不到善良,那么在他人看来,你可以被伤害,可以卑贱到尘埃里。一个卑贱的人,他的善良也很廉价。所以,正如作者所说的那样,一个人,越是善良,待人的底线应该越好一些,这样才能避免纵容他人,也能保护自己。因为这个世界上有太多我想吐槽的「低智商」的所谓「善良」了。要知道:生活不是用来妥协的,你退缩得越多,喘息的空间就越少;日子不是用来将就的,你表现得越卑微,幸福就离你越远。我们无须把自己的位置摆得太低。属于你的,要积极地争取;不属于你的,也请果断地放弃。不想做的事,不必勉强自己去做;忍了很久的事,不必一而再,再而三地忍下去。不要让别人再来践踏你的底线。一味地忍让或取悦,那不是善良,而是你不想承认的懦弱。也别再昏睡不醒,做些别人不喜欢、不会感激,你自己做不好,也不爱做的所谓「善行」。如果你习惯了吃亏,习惯了沉默,习惯了委屈自己,习惯了不拒绝所有人,你便会忘记其实你也可以有态度,可以有观点,可以有能力,可以过你想要的生活。
生活中,那些真正负责任且善良的人居然因为所谓的善良之名而进退两难的事情不胜枚举。明明有自己的想法,却碍于情面,不事先说清楚,要么伤己,要么伤人伤己。力所能及可以伸把手,否则,说「不」!这是一种对风险边界和责任边界的确认,没有人应该为了成全别人而委曲求全。
人际关系,包括工作关系中,我们与人相处也应该先小人后君子,自己不愿意承担的压力,不愿意忍受的委曲和不愿意独自面对的问题,在一开始都跟同事说开,才能避免以后的工作中因一些小事引发矛盾。虽然很多话事先说出来似乎不太好听或者让你觉得很难为情,但可以让我们的交往回归理性。消除信息不对称带来的失望和愤怒,我们生活中的许多矛盾其实都是事先没有把丑话说在前头所引发的。再者,我们顾及别人的感受,不想让人难堪、失望,这固然是一种美德,但以为顺从别人,正说明我们对别人的肯定和赞许过于依赖。你并不需要靠别人对你的可能违心的肯定来维持那种成瘾性的虚假自尊。
你那么好说话,无非是没原则。你那么容易受人指使,无非是因为错把无原则的宽容当胸怀,懦弱的结果是软弱可欺。你在任何场合都示人以微笑,人家可能觉得你没个性,下意识地开始轻蔑你,你对朋友有求必应,放弃自己的安排,满足他们的邀请,等某次你「应」不了,便觉得你不够意思,开始心里猜疑你。你心无城府,多次借钱给同事,也不好意思催帐,结果他很快心安理得、习以为常,你倒是被逼入两难的境地——要钱,怕伤感情;不要钱,白白遭受损失…其实,当你能够从容地拒绝别人,你就会知道拒绝大多数时候并不是有意伤害,相反只是诚实地表达自己的意愿。允许自己拒绝别人,才能真正接受别人对自己的拒绝,就如同认定自己有罪的人更懂得宽恕一样。一个人懂得尊重自己的意愿,往往也愿意把这样的尊重给别人。难以拒绝,可能是因为你哭的也常常愿意把这样的尊重给别人。难以拒绝,可能是因为你觉得只有不断地顺从别人才能彰显自己的价值,如果我们习惯通过别人来肯定自己。也就活在别人的眼里和嘴你。当来自别人的肯定成为必须时,与其说我们是在肯定自我,不如说在否定自我,到最后,你会发现,你已经没有了肯定自己的力量。
以德报怨,何以报德?你善良地为别人做很多事,那只是你还没吃够「善良的苦头」。正如王阳明所说「圣人之道,吾性自足」,也是同一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