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万年历 正文内容

《敦刻尔克(诺兰导演电影同名小说)》读后感_1000字

万年历 万年历 2022-12-02 09:29:19 1

《敦刻尔克(诺兰导演电影同名小说)》读后感1000字

有人说,这场撤退行动是“彻头彻尾的混乱”。有人则觉得是一次“溃逃”是一项“耻辱”。但很多英国人觉得这次行动证明了“英国人是一个打不倒的民族”。他们说的都是同一件事情吗?

对于一个理工Nerd来说,看历史最好玩的地方在于,就是把事情的来龙去脉搞清楚。

比如我看电影DunKirk的时候,第一个问题就是,怎么英法被搞得这么惨?好歹四十万大军啊!

1939年9月英国对德国宣战,和法国比利时等结成盟军,躲在马其顿防线后面观望。当时伦敦和巴黎的想法都是错误估计了希特勒不可限制的野心,他们觉得希特勒占领波兰后会东下打苏联,结果希特勒不忘一战教训,先北上打法国。说起这个马其顿防线,法国人自以为固若金汤,结果偷懒的没有修地势复杂的阿蒙森林。德国的装甲兵团就从这个缺口切入法国。

缺乏有效交流手段的各个部队,各怀心思的盟军上层,还有被打懵的陆军,就是一下子几乎没什么抵抗;就算有,也是少数有荣誉感的;另外世人一贯认为遵循日内瓦合约,投降不杀俘虏(但实际上很多被降士兵也是当场被杀);经不起德国炮轰的比利时投降,又撕开了一道防守口子,1940年5月盟军已经被德国装甲兵逼到了海边。

这次撤退是英国本着牺牲少数(坚守周边防线)以争夺时间撤回英国远征军主力以保存本土作战实力。但是,当局并不是一开始就把它作为“大规模撤退”计划的,所以用“溃败”来形容这次撤退并不为过。法国人也不是预料英国撤军的,他们的想法是建立一个滩头堡继续抵抗。

这本书的优点就是“真实”,它描写了各种混乱,各种盟军高层的同床异梦,伦敦的朝令时改,也叙述了各种英国从上到下为了解救的努力(好多民船最初并不知道征用的原因);甚至连最后两天的海员造反也提到了。人非完人,在真实的战争面前,随时可以失去生命的时候,失去勇气是可以理解的。

本书也揭示了,这次撤退的成功,有很多因素:外因内因,有意无意。。。比如德军由于战略和实力突然的手下留情;九天的神奇天气保佑;发动人民群众的力量等等。甚至,那些为了别人撤退而坚守的士兵,自动自发抵抗不投降的士兵。。。

最后从预测的解救三万人到实际的33.8万人,包括9万法军,3.3万比利时军。所以在被德军包围只能跳海的情况下,能把这种溃败撤退也撤得如此成功,也是历史少有。“对英国人而言,敦刻尔克象征着愿意为群体利益牺牲奉献的伟大情操。”

当然,对二战史来说,这仅仅是开始。这仅仅是保存战斗的火种。

文章目录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