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向广告1
热评文章
纵向广告2
《未来简史:从智人到智神》读后感3000字
如果你觉得书评太长,不想看了,没关系,但是有时间一定要阅读这本书。
我和作者的想法不谋而合,读这本书有一种和若干年后的自己交流的感觉。
自我
书中认为自我可以分为叙事自我和体验自我。
叙事自我就是自己为自己构造的某个故事,体验自我就是具有时间性的体验。
举个例子,假设你和女朋友相处了3年,一直都感觉很满足,这3年每一天的感受就是体验自我,但是突然有一天她做了一件过分的事情,你接受不了,和她分手了,这却是因为叙事自我。
体验自我可以理解为每一刻体验的记忆,但是我们总是好了伤疤忘了疼,对于大部分体验很快忽略。叙事自我是我们所有体验的最高值和最低值的平均,也就是峰终定律。
生活中往往是叙事自我帮我们做最后的总结。例如晚饭从头到尾用餐都很愉快,但是可能最后因为服务员一个小句话变的不开心。我们很容易被最后的体验或某一刻很差的体验决定整个过程的体验。
我们的孩子不能白白牺牲综合征
因为A国领导人的一时冲动,A国向B国发起了战争,A国战败,A国的政府不想再打了,因为领导人知道根本打不过B国而且这本来就是一场毫无意义的战争,但是他们又没有一个合适的理由向民众解释上一场战争。于是他们构造了英雄这个词,并且告诉大家我们是正义的一方,我们的孩子不能白白牺牲,他们都是英雄!然后招募士兵继续战败。
想想我们的生活中从个人到集体到社会,这个症状是多么的严重。
数据主义与算法时代
对于数据与算法,我觉得很多人都有过相关的意识,只是没有去整理过自己的想法。
宗教自从诞生之后就一直统治着人类,出现了科学之后大部分人不再相信宗教,但是宗教并没有离开我们的生活,而是出现了一个新的宗教。新的宗教信奉的是数据,而且教员主要来自社会精英,教会宗旨是一切都可以通过数据和计算解释。
对于数据在生活中的角色,我想相关专业的人已经无需解释,这里给大家举一个例子:在欧洲帝国主义全盛时期,殖民者和商人用彩色的珠子就可以从当地人那里换来整个岛屿,现在我们却不求回报的把我们的数据信息拱手送给大公司。
我们看一下数据与算法的能力。
Facebook根据用户的点赞情况,可以帮用户去填一些问答表,对于点赞数量多的用户,Facebook对自己的了解程度甚至要高于亲人。算法创造的音乐有时候被认为比巴赫的音乐还有富有灵魂。阿尔法狗战胜李世石,百度机器人小度战胜最强大脑。
可见算法在很多领域已经开始或者已经领先人类。
我在msra实习的小组曾经有过一个产品叫做读心机器人,就是你心中想一个东西,通过不断的回答机器人向你提出的问题,回答是与否就行了,机器人最后会告诉你心中想的是什么。
假如我们拥有你的很多数据,用一个类似Facebook的评价算法估算出你对于懒觉的沉迷程度,对于压岁钱的渴望程度,对于长辈咨询恋爱的恐惧程度以及对于那个叔叔女儿的喜爱程度,那么你最后会不会走亲戚就会被计算出来。
这里我们再介绍一下算法,假如今天你要去走亲戚,你比较犹豫去不去,因为你有很多考虑的因素,这时候脑子里就开始运行算法。如果去的话我要早起不能睡懒觉,去了之后长辈们给我压岁钱的概率只有三分之一,但是问我有没有女朋友的概率是十分之九,可是有个叔叔的女儿长的很漂亮,她也会去。
大脑把每一个条件判断一次之后,最后会反馈一个去还是不去结果。
其实数据与算法在美国棒球比赛中的应用已经有很多案例,就连克林斯曼也开始将数据引入足球,而且谷歌的DeepMind再现江湖失传上已久的读唇术,香港一家公司的几位董事之一是人工智能。
所以说数据主义与算法时代已经不再只发生于未来,现在就已经开始。
不久的将来,我们就可以通过数据来认识自己,而且人文主义不再一家独大,数据主义将进入生活,我们不再是只聆听内心的声音而是多听听算法的意见。
数据与生物之间的关系
我觉得一个数据主义者应该是相信数据和算法是可以解释生物的。我们都知道生物性状的表达是由基因决定并且受环境的影响,对于一个固定的生物初始条件,一个固定的生存环境,那么一个绝对时期的生物性状应该是确定的。而且人类是有元素组成的,一切行为都是化学反映和生物学原理,我们甚至可以说人类本身就是一种现象而已。
如果上一段话是正确,那么怎么解释自我意志呢?
我们举个例子:一个女记者从来没有接受过专业训练,但是带上了某专注头盔就可以在虚拟训练中击中所有敌人,摘下头盔那一刻不敢相信刚才的人是自己。对于抑郁症患者服用药物之后会减免负面情绪。
生物学基础知识告诉我们开心,痛苦不过是人体分泌的激素不同,如果真的有自我意志,意志和激素哪个更有决定权呢?
健康与快乐
对于人类的未来,书中的的说话就是我最近在思考的问题,因此我对这本书真是有种相读恨晚的感觉。下面我们开始各种yy。
首先是人类目前以及未来的关注应该是健康与快乐:对于健康,基于目前的医疗和生物学发展,例如谷歌已经设立一家公司来研究永生,诞生超人类是早晚的事情,而且人类会真的实现不同阶级拥有不同的身体和基因;对于快乐,如果身体的问题解决了,那么就会追求药物享受,就像《美丽新世界》描述的。
举个例子,我认为毒品之所以被禁止,是因为损害个人身体健康,影响社会和谐等很多原因,但是如果未来的某一天很多人不需要工作,而且那时的医疗条件可以支持任意的身体重构,那么我们有什么理由阻止他们追求药物享受呢?
当然这一类人在书中是作者眼中的无用阶级,也就是说未来的社会有少数精英和机器人就已经足够,大部分的人类只是追求享受,没有任何理想和意志,我们可以理解为这一类人是被圈养。
无机与有机的对比
元素周期表中碳和硅是同一主族的元素,一个是有机界的大佬一个是无机界的领头人,那么硅会不会有一天可以代替碳呢?
就像人类会不会不可避免的被机器人代替,当然这里的机器人也可以理解为算法,人工智能。
至于算法有没有意识,我们可以讨论一下。如果算法真的有意识,那么《1984》中的老大哥真的要出现了,只不过那时候的老大哥是所有的电子设备;如果没有意识,我们再做一个假设,如果我们的算法具有自动学习功能,一个教授让计算机去解决一个问题,计算机运行之后发现目前的水平解决不了,解决这个问题最快的方法就是加速科学发展,加速科学发展的最快方法就是机器人代替人类,然后大家就可以进入电影情节了。
再说一点,希特勒发起战争的原因就是进化型人文主义,目的在于淘汰弱势民族才是人类整体进步的最快方法。如果计算机被设定的目标也是加速科学发展,探索宇宙文明,那么第一步估计就是淘汰弱势群体,也就是很多人类。而且相关专业的人也知道科幻电影中的最后机器人被爱打动一定不会发生,如果发生了,那也是bug。
个人补充
关于这本书有一点我觉得是作者没有考虑到的,也可能是我阅读时候没有注意。就是假如生物与数据建立联系,获取意识的技术开始普及,这项技术一定会引起社会混乱。
我刚看完《三体》时候就写了一篇文章,假设某手机公司可以根据脑电波获取人类想法,实现交流透明化和无需沟通化,也就是两个人通过脑电波可以实现迅速的交流并且根本不需要说话,因此这样也不会存在欺骗行为。想想一个没有谎言的社会会是多么的混乱,完全不亚于克隆技术的普及。所以我觉得人类意识的秘密可能是上述未来问题中比较快被探索出来的,而且一旦人类意识变成数据和算法,将会是多么的可怕。
书中对于科学与宗教也分析的也很好,不过这一方面我就不多说了,感兴趣的朋友可以阅读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