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向广告1
热评文章
纵向广告2
《皮囊》_读后感1900字
一半家事,一半心事~
正如最后的结语,每个读者读到的都是映衬他内心的那部分。唯独作者写书中故乡的那部分让人感触良多啊!
林语堂将“孤独这两个字拆开来看,有孩童,有瓜果,有走兽,有飞虫,足以撑起一个盛夏傍晚的巷口,人情味十足。稚儿擎瓜柳棚下,细犬逐蝶窄巷中。人间繁华多笑语,惟我空余两鬓风。——孩童走兽飞虫自然热闹,可那都和你无关,这就叫孤独。”
那日偶然返乡,和以往看见的岁月都不同。许多熟识的面孔渐渐老去,曾经记忆里稚嫩的画面渐行渐远。留下的都是老一辈人,而年轻人都远离了这里。
小时候一起嘻笑打闹的伙伴都有了属于自己的地方,大多都工作了。想来同岁里故乡中的那些同辈鲜少有人依旧在读书,心底暗生些许窃喜。想来还是读书时顺利些啊!有些自己曾经知道的年轻人或者孩子,四散各地。
下午回来的时候,正巧赶上雨过后的彩阳。但是心中并没有拨云见日的欣喜,反而多了一点淡淡的哀愁,一种物是人非的凄凉。道旁两个孩子玩闹,却是我回不去的曾经。可惜没有时光机。
夜深了却睡不着,总是在脑海中浮现许多年前的一幕幕……
记得那时,每天的烦恼大概是明天穿什么。欢欢喜喜的打扮自己,又热热闹闹的出门玩,经常忙前顾后,总是一大帮小伙伴们。夏天一起无聊的过家家,跳皮筋,踢口袋。几乎所有的游戏都玩遍了。那时没有手机,没有电子游戏。在一起却不觉得无聊,反而时光快极了。夏天的晚风吹拂着我们稚嫩的脸庞,格外的温柔。傍晚的余晖打在彼此的身上,绕成金黄色的影子。有时一起去后边的田地,摘着紫色的桑椹回来,不但嘴上是紫色的,衣服上也染了夜色的汁水。还要张开嘴来比比谁的舌头紫色的区域更多。千顷良田映衬着青苔人家,雾开河水养育了一辈又一辈的田野。花香,鸟语,蝉鸣,犬吠,组成了我童年里无忧无虑的夏天。时至今日,时刻怀念着那些过往的时光……
到了春秋的时候,天气渐渐凉了。北方的乡村人民总是淳朴热情,带着他们特有的味道喊着孩子们多穿些衣服。大人们在春天忙着播种,秋天忙着收割,由于地理因素,这里的庄稼一年一熟,却也让人忙的不可开交。这时便由着小孩子四处玩耍,早出晚归。尤其是秋天收割玉米的时候,孩子们也没闲着。总有那几个淘气的孩子要去田野里烤玉米。生起火来,也是老练,烤起玉米来,也是有模有样。随着他们一起围着火堆唱歌,期待着玉米的烤熟。随着炊烟,伴着火光,相互打闹。我那时最喜欢这样的情景,也觉得兴许是那样的氛围,才觉得烤玉米真好吃。到了夕阳时,常常一身黑的跑回家。看着妈妈的脸色,悄悄的洗脸换衣。将作业抛之脑后,酣畅淋漓的四处乱跑。
家的西边有一处树林和池塘。无论什么季节,孩子们都喜欢去哪里走走。依稀记得,那片树林春光无限好,挺拔犹如劲松。那片池塘,夏天有蛙叫,游鱼。偶尔附近一两处人家的鸭子喜欢下水冲冲凉,欢快的挥动它们的脖子,似乎用眼神挑衅我们,嘲笑我们并不能下水。
不过,每当冬日来临的时候。池塘确实寂静无声,这时池塘的水早已结成冰。又是伙伴们玩耍的好场所。一个接一个的孩子坐着冰车,从高处滑向低处,最终汇入池塘的冰面上。那是我童年里玩过最刺激人心的游戏。总能打破以往的文静,大喊出声,笑得身体前仰后合。女孩子的体力不如男孩子,玩了几圈便去一旁歇息。虽是冬天,却有芦苇盛放。大家玩累了,就躺在芦苇里看着头顶的天空,蔚蓝蔚蓝,像海的眼睛。还有不得不提那个制作了好久的冰屋,工序麻烦极了。先是一起造冰出来,然后把冰修成长方形的样子。做了许多天,终于做成了一个可以容纳两三人小屋子,当时觉得真是幸福啊。为了迎合家的气氛,又在冰屋旁做了三个小雪人。像是爸爸妈妈带着孩子。说来有趣,当时每天都想去那边看看,似乎形成了任务一样。开春融化时,为此还伤心了好久。
写着写着便到了深夜,心里轻轻叹了口气。如今的故乡,却再也找不到记忆中的场景。白日里,偶尔走到发小外婆家外。院中杂草已经到了我的腰间。故人走了,昔年光景不复从前。哪里还有当年梳着羊角辫的两个孩童一起蹲在地上编花环的样子。雾开河畔也没有了绕河高歌的大姑娘,小伙子。童年里蹩脚的沙石路也变了一番景象,但我竟怀念起了从前无数次嫌弃的泥泞小路,怀念起一到下雨就不敢穿白鞋的日子。
一切的一切都在时间的洪流里找不到当年的模样,而我们也渐渐成长,我不仅想到成长的意义。人在岁月里渺小至斯,没什么事情是值得惦念一生的。今夕往昔,庆幸自己从未停止前行的步伐。有些人在,有些人不在,祝所有人安好。
——《皮囊》触动有感
20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