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万年历 正文内容

《飘(全集)(经典译林)》读后感_3500字

万年历 万年历 2022-12-02 09:28:33 1

《飘(全集)(经典译林)》读后感3500字

《飘》这本书很长,37万字,我看了26个小时。这可能是我迄今为止看的最长的一本书。而自拿起这本书以后,我就没想过要停下来,而是想看完,看看思嘉,最后会变成什么样子。

我对这本书的感悟大致分为四个部分:

人物

成长

爱情

历史

一、人物

1、郝思嘉

我对思嘉的感情很复杂,时而觉得她很可爱,时而又很心疼她,时而对她感到失望,但是我没有讨厌过她,因为我看到了她的付出、她的恐惧、她的坚强。刚开始的时候,她像个小公主一样活泼、可爱。后来她为了报复随便结婚,辜负了很多人、吃了很多苦。可是她的善良一直都在她的骨子里,因为嘉乐和埃伦也一直都是善良的人啊。其实思嘉,最打动我的,不是善良,而是坚强。那句“我现在不去想这件事,等到明天再想好了”,真的帮了她。

2、韩媚兰

我对媚兰的喜欢,由始至终没有变化,甚至,越来越爱。和对思嘉喜欢的不同是,我喜欢的媚兰的性格,是我想要成为的样子,而思嘉不是,我对思嘉的是欣赏。如果说思嘉打动我的是坚强,那么我喜欢媚兰的是她的倔强。媚兰是个胆小而又害羞的人,但是她倔强起来,却是无比勇敢。她保护瑞德,保护思嘉,保护希礼,不惜与全世界为敌。她知书达理,她善良温柔,她很爱希礼很爱思嘉,胜过爱她自己。

3、卫希礼

希礼,我对他的感情一直很漂浮不定,我会因他的聪明和优雅开心,却又对他的懦弱和逃避感到失望。他是个懦夫。在思嘉对他表白之前,一直没有拒绝思嘉的爱慕;在战争开始以后,虽然一开始就意识到会输,却还是和其他绅士一样参加了战争;在意识到自己会战死的时候,让思嘉帮他照顾媚兰;在现在思嘉没钱交税的时候,他也不想做出任何改变,甚至,连思嘉为了钱要跟别人结婚,他也没挽留。我不懂,他对媚兰什么感情,也不懂,失去媚兰的他会变成什么样,也不知道他是不是像思嘉说的那样,他喜欢的思嘉只是她的外表。我不知道他是不是会继续逃下去,不知道他是否永远适应不了这个社会。

4、白瑞德

瑞德,是我在这本书里,唯一,不喜欢的人。即使她救过思嘉、帮过思嘉、救过很多人,但是,我一直把思嘉成长过程很多很多错误归结在瑞德身上。瑞德是那么宠溺思嘉,包容思嘉,仿佛是他让思嘉把她爱尔兰血统完全展示出来,而埃伦对她的教导,最终没起一点作用。他和思嘉太像了,都很嘴硬,都不愿意认输。他也很爱吃醋,也爱用贝尔使她吃醋。

要说看完这本书给我带来了什么变化的话,那大概是,我把每个人的特点,或好、或坏,当做他们的个性,而我不加评判,而是试着从局外人的角度,欣赏这些特点。突然发现,其实每个人都可以很可爱。

二、成长

一个人的成长要经历哪些事情?第一次喜欢一个人?第一次结婚?第一次有小孩?第一次经历亲人离世?第一次发现生活不易?第一次感到前路迷茫……看到思嘉,看到她的成长,也会想起自己。

思嘉十六岁的时候,希望得到所有男士的喜欢,对其他女孩子都带有敌意,她喜欢和她性格截然相反的卫希礼,她在那个年纪,把爱情看做她的一切。她是一个多么简单的姑娘,不想管战争,也不考虑未来,只想得到男人的心。

想想我十六岁的时候,高二。和思嘉很像,爱慕虚荣,希望自己是人们话题的中心,有点小家子气,容易嫉妒。看作者描写思嘉的文字,仿佛就是在看自己,虽然评论里有很多人不断批评思嘉自私、虚荣、不懂事,但是我看到她这种鲜明的性格却很开心,觉得很可爱,也不知道这是什么原因,也可能是自己感同身受,看到自己现在在慢慢成长而高兴吧。

说起来,思嘉从16岁到28岁,这12年来,经历了很多很多,在她20岁的时候,是她最坚强的时候,也是她人生里最黑暗的时期,她最依赖的母亲去世,而父亲疯了,希礼也生死未卜,还有一大家子的人需要她养活,而这个时候的她,是她最优秀的品格展现的时候。

思嘉为了钱和弗兰克结婚的时候,我想到了《白夜行》里的雪穗,她和长大以后的思嘉很像,但是她比思嘉要聪明一点,她会扮演出一副好形象出来。看《白夜行》的时候,没有对学穗抱有太多好感,更多的是心疼。而思嘉,我是喜欢的,像媚兰一样喜欢她。

这本书,包含了很多东西,而这些,又是很多人都会经历的。年轻、无忧无虑的时候,需要我们担心的事很少,也有人保护我们,我们可以放肆,可以任性,可以不懂战争,不为生活担忧,可以只看看书,喝喝酒,跳跳舞,把爱情看作自己的全部。可是,长大了就不一样了,需要为生活奔波,能够保护自己的人越来越少,我们需要适应变化,而爱也会慢慢衰竭。

人的成长总会发生很多事,好的,坏的,这些都叫做青春。思嘉花了八年发现自己一直喜欢着的,其实不喜欢,她真正喜欢的,却在最后离开了她。结尾说,她要留到明天想,我希望最终的结局是瑞德又回来找她了。而她这时候已经看清自己的感情,成为了她最好的自己。

三、爱情

书里,三对人的爱情故事。

埃伦和嘉乐,媚兰和希礼,思嘉和瑞德。

这是个很有趣的组合。

埃伦和希礼都希望自己能活在梦里,而嘉乐和思嘉则活在现实中。思嘉渴望成为她妈妈那样的人,却总是摆脱不掉她爸那爱尔兰人的性格,思嘉一直喜欢希礼,却摆脱不了对瑞德的依赖。

这三对,看似很配,最后的确是这样。可是身在感情中的人,又怎么能发现呢?

思嘉看清自己的感情花了八年,甚至更久,以为一直喜欢的却并不喜欢,以为不喜欢的人也随着时间的流逝而离开了她。

卫希礼是一个喜欢书本、诗歌、音乐的绅士,而斯嘉是一个爱好田园生活、不爱学习的少女,他们两个性格截然不同,喜欢的东西也不同,可思嘉就是爱上了他,而且一喜欢就是八年。

八年里,她结了三次婚。第一次是为了报复她喜欢的人,第二次是为了钱,第三次还是为了钱。

我不太懂爱情,所以我不知道希礼到底喜欢的是思嘉还是媚兰,我也不知道,思嘉更喜欢希礼还是更喜欢瑞德。毫无疑问,瑞德是最懂思嘉的,但我觉得他对思嘉的喜欢,太过热情、太多放肆、太过宠溺。让思嘉离自己想成为的那个她越来越远。

我看不懂瑞德,如果他是真的爱思嘉的话,为什么还要嘴硬呢?如果他真的爱思嘉的话,为什么会冷落思嘉呢?如果他真的爱思嘉的话,最后他一定会回来的。

四、历史

当然这本是是以战争为背景的,我对黑奴、对内战也有了更深的感悟。

黑奴之所以是黑奴,是因为他们已经丧失了自己的思考能力,他们只会听主人的命令,所以书里写黑奴很“蠢”。

不同于战争或历史类的书籍,这本书没有直接写战争,而是从妇女的角度看战争问题,也就是从人民的角度看问题。

希礼和瑞德都意识到这次战争,南方一定会战败,但希礼参加了,而瑞德一直不愿意参加。

思嘉一直是个明白人,不会被事情的表面现象蒙蔽,她不懂战争,她若知道这场战争是为荣誉而战,她若知道这场战争,输是最终结果,她绝不会赞成这场战争。而战后的那些日子,她看出来了,最重要的是钱,而不是面子。 她适应了这种改变,而其他人没有,他们还是过原来的日子。

可是,战争,失败的永远是人民。不管是战胜了的北方佬,还是战败的南方人,或是被作为政治工具的黑奴,经过战争以后,她们都难以适应这个社会。作为普通人民的北方佬被南方人歧视,作为南方人被北方佬打压,而黑奴生、老、病、死也没有人再管了。北方以解放黑奴为由发起了战争,南方战败了,黑人独立了,成堆的黑人脱离主人,却不知道该如何照顾自己,北方佬也不再管他们,甚至,北方佬更歧视黑人。南方虽然把黑人当做自己的奴隶,但也会照顾她们,让他们有家住,有东西吃(当然我怀疑可能只有小部分南方人是这样的)。黑奴被解放,并没有减轻种族歧视,甚至,他们被所有白人抛弃了。

这本书,我很想等以后再看一遍,我相信,我现在看的还是太浅,而且,每个年龄阶段,看这本书,都会有不同的侧重点。不过篇幅长的的确有点让我害怕……

文章目录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