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万年历 正文内容

《生死场 呼兰河传》读后感_1600字

万年历 万年历 2022-12-02 09:44:44 1

《生死场 呼兰河传》读后感1600字

认识萧红,是从电影《黄金时代》开始的。电影中讲述了萧红短暂的一生,这短暂的一生,是悲苦的、坎坷的,却也是精彩的。只可惜红颜薄命,“半生尽遭白眼冷遇,……身先死,不甘,不甘”。此后一直想拜读萧红的这两部经典著作,至此时,心愿方了。
或许是许久不曾读经典文学了,几年来一直沉迷于网络小说,初读《生死场》,即被萧红笔下生动的描写打动了。那书中的情境随着文字跃然于脑海中,那文字跳动着、飞舞着,形象的具化出那情境,给人身临其境之感。
文中印象最深的是王婆买马那节。“王婆驱着她的老马,头上顶着飘落的黄页;老马,老人,配着一张老的叶子,他们走在进城的大道。”简单几句,悲凉的气氛迎面而来,让人不由陷入伤感的情绪中。然后不卖又怎么办呢?在那个牲口比人金贵的年代,卖马意味着失去耕作这一经济来源和生存基础,不卖,则连一亩地租都交不起。“老马立刻响着鼻了!它的眼睛哭着议案,湿润而模糊。悲伤立刻掠过王婆的心孔。哑着嗓子,王婆说:‘算了吧!算了吧!不下汤锅,还不是等着饿死吗?”多么的无可奈何、悲凉心酸!卖马的过程又是一个令王婆极度悲伤与难忍的一刻,不敢想象,因着在这苦难的世上生存下去,王婆是多么坚强的承受着她的苦难。卖完马后的王婆,“她哭着回家,两只袖子完全湿透,那好像是送葬归来一般。”痛苦完全淹没了她,然而,“家中地主的使人早等在门前”,“那个使人取了钱走去”。“王婆半日的痛苦没有代价了!王婆一生的痛苦也都是没有代价!”这一节,深深的被王婆这个人物打动了,为其哀叹,为其不平,为千千万万生活在那个悲苦年代的人们而叹息。
全书对于北方农村贫苦人群的刻画,让人对于那个年代的人们,“忙着生,忙着死”,生出怜悯同情的同时,也体会到了他们“对于生的坚强,对于死的挣扎”。在现在这个物质繁华富足的年代,我们是否还具备这样的坚强与挣扎的精神!
《呼兰河传》是一篇“回忆式”的小说,读起来似是萧红儿时的亲身经历。萧红对于呼兰河城的描写,对于呼兰河城中“跳大神”“放河灯”“娘娘庙会”等热闹场景的描写,细腻生动,活灵活现,不多做赘述。文中对萧红儿时生活的后园以及萧红儿时的各种玩乐的描写,则充满了童趣、纯真和欢乐,让人不由想起自己小时候的事情。那时候我家也有菜园子,别人家也有菜园子,总觉着菜园子很大,各种菜各种花各种果子,蝴蝶、蜜蜂、蟋蟀、蚂蚱都是趣味。现在也还有菜园子,只是人长大了,却觉着菜园子小了。那时候我们也如萧红一样无拘无束、好奇欢快。也曾追着蝴蝶赶着蚂蚱,也曾一群孩子扔着石子儿打仗,也曾把家里的旧物翻个底儿朝天,一切,都是美好的!
然而,小团圆媳妇这节,真真让人看的心里难受。好端端的小姑娘,生生被折腾死。就因为无关的看热闹的人等认为小团圆媳妇“太大方了”,“不像个团圆媳妇”,“不怕羞,不会看人脸色”,她那愚昧的婆婆就因着这些闲言碎语,因着自己的权威,就打起团圆媳妇来。还说“她来到我家,我没给她气受”,还“我只打了她一个月”,更不提后面所谓的治病对小团圆媳妇的百般羞辱和折磨了,直让人怒火中烧。怒时人之愚昧无知,怒时人至麻木不仁,怒时人至看热闹心态,怒时人之无具同情之心!
最后一节冯歪嘴子则给了人向上的力量。一个在底层挣扎生存的磨倌,无惧流言蜚语,无惧旁人的冷嘲热讽,坚强的活着,坚强的抚养着他的两个孩子,“一个四五岁,一个刚生下来”。“他照常地活在世界上,他照常地负着他那份责任!”他是伟大的。
应该说,萧红的《呼兰河传》是胜于她的早期作品《生死场》的。在《呼兰河传》里,萧红对文字的运用更娴熟、更生动。有人评价她是“绘画式”的描写,深以为然。读她的文字的时候,就像是一幅优美的画卷在慢慢展开,生动形象且充满诗意。
用了一个多星期的时间,总读书时长达10小时,断断续续,还算认真的读完了这两部作品。思想还沉浸在书中,杂乱而无章,遂动笔,梳理思绪,作词书评。不想竟用时近两小时,不动笔久矣,惭愧惭愧。

文章目录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