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万年历 正文内容

创京东:刘强东亲述创业之路 读后感2500字

万年历 万年历 2022-12-02 08:33:09 1

作者:李志刚

1998年,刘强东创业,在中关村经销光磁产品。2004年,因为非典,京东偶然之下转向线上销售。2014年,京东市值已超400亿美元,跻身全球前十大互联网公司之列。这是一个听起来很传奇的创业故事,但只有当事人了解创业维艰。刚转向电商时,传统企业前景光明,而电商看起来前途未卜,京东如何能毅然转型并坚持到底?资金匮乏的时候,京东靠什么说服投资人?在强大的对手面前,京东靠什么反超并一路领先?需要管的人增至几千甚至几万时,京东如何变革管理?当企业发展开始用制度来规范的时候,又如何保持创业型企业对市场变化的敏感度、以及快速而强大的执行力?

创京东:刘强东亲述创业之路 读后感

京东走到今天,有三大原因,1.战略,2.执行力,3.企业文化.      战略      京东历史上最重要的三次战略决策是,2004年的转战线上,2007年的扩品类和大建物流。(后面的开放平台、金融、到家等等都比较自然)。其据背后都是刘强东的消费者导向的价值观下“独断专行”推行的。避免了民主化的决策带来的短期低风险决策。在这一点上,刘强东显现出了真正的企业家特指,敢于不考虑失败不顾风险的情况下去全力追求内心认为正确的事情。如果两件事,在同样都努力的情况下,一件事成功的概率很大,但是对最终目标贡献很小;另一件事风险很大,但对最终目标贡献很大;刘强东肯定会选择前者。太多的例子表明,如果一项决策所有人都一致认可,不能说决策的方案本身有问题,但很大程度上都毫无创新、毫无风险。      扩品类和大件物流战略的落地和融资是密切相关的。这个层面上虽然经历了08年资本寒冬,但是刘强东后来还是在大家都不清醒的情况下融到了。不知道资本的疯狂帮助京东完成了物流建设有多少必然性有多少偶然性。后面物流不仅作为对消费者的一个制胜利器,还成为突袭淘宝京东的一条路径,因为京东能提供给商家完善的仓储物流流程,不需要商家参与和操心。专心做好所谓“十节甘蔗”的前五项。在供应链层面上做开放平台。这是阿里短期内无法搞定的。  而融资这件事又给我留下了一个“要建立足够的壁垒”的case。很多时候如果你投入夸张的20亿rmb,在初期建立起了一定优势,但是没有完全形成壁垒,可能在发展商有一些先手先人一步,这时候对手可能过1年50亿还能刚一波。但是如果你开始的时候就冒死的风险投入100亿rmb,而且钱花的高效了,那就不是建立优势了。对手愣了一下,再想追,这下就不是花费200亿、400亿能追回来了。而这个壁垒会后续带来很多很多隐性的收益。      执行力与企业文化      前期草莽时代的野蛮发展也是挺有意思。鸡血驱动。一种“家和兄弟”的企业文化,带来了超强的执行力。这两块也留在了京东的基因里。但是这种不“规范”的运作模式,小规模时没有问题,后期公司大了也扛不住,几乎都必然的走向大公司流程。公司一大,沟通成本,协作成本大幅度上层,推进和执行的速度必然会导致下降,管理难度也指数级上升。那些专业的KPI绩效、什么啊的管理理论都一定程度失效。游戏变了,这时候必然的得考一些价值观企业文化的东西来管理。京东在这方面,做出了自己的特色,看上去取得了不错的成就。况且京东还是一个需要面度城乡二元人员组成的局面。尤其是对物流队伍的管理,也是京东的核心竞争力之一。      其他  1.零售的本质是消费者想要什么你就提供给他,并且不断提高做这件事的效率压缩成本。  2.看出来,刘强东还真是以顾客为中心的。  3.最重要的两大职位,线上的采销,线下的物流配送。前者在京东前期是发展最核心的驱动力,后者在后期是京东最核心的竞争力。  4.篇幅有点长,第6章里讲了过多的配送物流客服的过多的案例,其实重复性很大,完全没必要花费这么多篇幅。这一点刘强东在序里也说了。感觉是作者面对辛苦采集来的素材,不忍一减再减吧。  5.前面虽说好坏都说,但是文章里还是没有说跟阿里或者其他竞争对手打仗中失败的case。 【从消费体验角度谈谈京东的成功】      “品质、便捷性、价格、选择度”,消费者对电商的感知大概主要就是这么几个维度。(所以你看京东的slogan里是恶俗的“多快好省”)。      京东早年阶段,抓紧品质这关,只做正品,打响了名声,这也是后来京东一直的立足之本、也是和淘宝天猫对抗的一张重要的牌。价格自然不必多少,大多数商品的范围都是平价。尤其是3C,早期的价格比线下低好多。选择上没有C2C多,但是主要品类的主要品类基本都有,可能长尾没法很好覆盖而已(但是也通过POP等方式来弥补)。 最重要的便捷度上,京东的物流是其最总要的资本,211的限时达领先美国N年,从09年开始不多太高大家的物流体验,不断筑高竞争壁垒和提高行业标杆。      而看下淘宝这种大平台,在选择度上碾压,在价格上优势,但是在品质和便捷性上完全处于下风。      在对比下团购(到店服务平台)!      品质上:本地生活里几乎不存在所谓假货,只有一小撮恶俗的山寨名字商家而已。基本都是谈的同样的方案,因为一旦有一家不一样就会被跟进,商家也懒的农不一样的方案,到孩子各家平台品质上同质化。便捷性:粗糙的看无区别,都是消费者到店,跟什么平台没有任何关系。所以只剩下价格和选择,这也是为什么看大家对不同团购品太的比较中,为什么最重要的永远就是就是谁更便宜、谁商家多。不过便捷性上已经在到店服务上突破了,排个队啊点个菜啊。不知道出行到店的路上有没有什么可做的呀。品质上真的没有空间了吗?自己开店这种事有点想多了?线上平台在行业话语微弱,也没法做什么。

文章目录
    搜索